同學們,這裡歡迎你們留言,或你有任何關於這個計劃的資訊/感想/問題等跟大家分享,可以留下你的電郵地址,你將會成為此網誌的著作人之一。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計劃時間表

概括時間表

9           選擇一個地區範圍,對該區作資料背景搜集。

9-10      帶同學考察,觀察那裡人的活動,留意地方街頭巷尾的一些廢棄物,      又或者嘗試到廢物站,適當收集。過程要求同學作個人視覺紀錄。

10-12    將收集而來的物件先進行衛生處理,然後商議設計,重組改造,嘗試將社區的特色滲透在其中。建議為具有功能性的成品,如檯凳之類。因應設計有需要購買適當工具或物料。
此部份同學分工:外觀設計、平面(標誌)設計、物件製作
(建議可分組進行)

1           在拾物地區挑選適當地方,將成品置於,並作記錄。

*建議聯校設立網頁,方便概覽全部作品及了解計劃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學生作品報告 ﹣ 聖公會林裘謀中學






學生作品報告
日期:2010年11月18日
時間:下午2:15﹣3:15
地點:聖公會林裘謀中學

更多相片:http://www.dropbox.com/gallery/4165560/2/AIS/Group%20B?h=ff5f6f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Highlights of the 1st and 2nd Workshops at LKM











Glad to see that everyone is getting involved, trying hard to tackle the problem, TOUGH but REWARDING.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Have a Look (part 2)

http://www.junktion.co.il/products01.html

http://weburbanist.com/2008/03/26/20-eye-catching-pieces-of-recycled-urban-furniture-geeky-and-ecological-reuse-of-ordinary-objects/

http://http://www.neurosoftware.ro/programming-blog/facebook-web-design/tutorial/non-trashy-recycled-and-trash-art/

The first workshop with Hey

We've just finished the first workshop with Hey on last Thursday.

I think it might be nice to start with an excurision. We've spent about an hour to walk round the estate, reaching the sites that they're not so familiar with; talking with the workers in the trash stations..... It's worthy that they've realized that they've to select the site with CARE, careful observation and consideration....

One of the groups have collected a brand new toilet bowl on the same day, a good start, isn't it?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合作

我哋要緊密聯繫,多交流心得呢!!!

因為呢次我哋係跨區(Shatin x KwunTong)藝術project,很有意義哩!!!



IHMC lallruns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社區傢俬—公共廢物再造計劃 》簡介會


「城市遊學」藝術家駐校計劃聯校活動

日期︰2010年9月18日
時間︰上午10:00-11:00am
地點︰聖公會林裘謀中學Hall,新界沙田第一城得寶街10號
主講藝術家︰吳家俊(2008年畢業於浸大視覺藝術院; 創作媒介:公共藝術及傢俬設計)

參與學校包括︰
聖公會林裘謀中學
聖母無玷聖心書院
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
官塘瑪利諾書院
天主教郭得勝中學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活動概要

現今的城市人習慣過度富裕的物質生活,以致產生大量的廢棄物。眼見每天都有很多很多似乎壽命不止於此的物質,被送到垃圾站裡,造成難以評量的浪費。在香港,它們的命徒如同就畫上了句號。明顯可以看到的,是一大批破舊傢俬還有裝修剩料,就走上了這條路。


這個計劃,針對上述的狀況,帶領一班學生實地考察,在地創作,期望不只教育這批學生,也讓學生通過創作,教育大眾市民。



目標

1. 讓同學親眼目睹這種所謂現代生活的「排泄物」,反思人類文明生活與地球環境的關係

2. 訓練同學用現成物作設計以至動手完成

3. 再用「廢料」,減少浪費,給予它們第二生命;並讓在那社區產生的「廢物」,就在那社區重生,為那裡的市民服務

4. 提供公共休息設施,有助形成「小社區」

5. 讓普羅大眾可方便容易地接觸到藝術創作



創作過程

1. 準備基本的工具*,帶著同學們去較多廢棄傢俬或裝修材料的地區(舊區或較多大型屋苑地區),在廢物站收集一些有潛力修復或改造的家俱,還有一些可考慮使用於改造的材料

2. 在附近尋找合適改造所收集物件的地方,做好場地保護,把那些物件搬運至此

3. 根據所收集的物件,共同討論設計新的家俱(以凳為主,容易讓市民使用)

4. 分工製作,包括修復和改造、上色、清潔消毒及印/噴/畫/貼上活動名稱(或網站等?)

5. 在附近挑選一(多)個適合擺放完成品的位置,將其置於那,並作記錄

6. 清理製作場地



*基本工具包括:


- 體積較小的木工器具,如手鋸、錘子、鑿、釘、螺絲等
- 上漆顏料,如噴漆等
- 清潔消毒工具,如松節水、酒精、抹布等
- 個人安全保護裝備,如手套、口罩等


P.S.出發前準備一架容許進入地鐵和巴士,並能容納基本工具的手拉車,有助方便執行上述計劃



留意事項

1. 有經過木工訓練的學生較能掌握修復或改造工作,其他學生則可多參與設計或修飾等過程

2. 留意完成品的安全性,及其放置地點適合與否

3. 紀錄收集材料的原初及完成狀態,另外還有收集材料和完成品放置的地點

4. 在完成品或放置地點上,有讓市民查閱此次計劃的方法

5. 建議自備個人保護裝備

關於藝術家

吳家俊

生於1985
從事多種類型創作大部分為立體及與空間有關的作品
因為相信多樣性的創作嘗試有利全面發展個人的創作生態
所以 一方面專注公共空間作品、傢俬及空間設計同時也生產一點繪畫素描、小雕塑和觀念作品